馮贊玉,滿頭白發(fā),精神矍鑠,當地百姓尊稱他為“茶博士”。杭州市西湖區(qū)雙浦鎮(zhèn)湖埠村地地道道的農民,也是九曲紅梅紅茶制作技藝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。他曾當選杭州市勞動模范、杭州市人大代表、杭州市政協(xié)委員、西湖區(qū)人大代表;更是愛學習、善鉆研的終身學習代表,精技藝、勤服務的共同富裕帶頭人。
愛學習的“白頭翁”
研究推廣九曲紅梅。從普通農民到老百姓發(fā)言人,他終身學習勇立潮頭,帶動當地鄉(xiāng)村經濟振興。馮贊玉從40多歲就“白了頭”,被當地人親切稱為“白頭翁”。2016年3月,馮贊玉從鄉(xiāng)農技站退休了,但他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。作為“九曲紅梅的首席監(jiān)制”專家,他一邊赴全國各地交流學習,一邊為杭州西湖區(qū)及周邊縣市茶農授課。僅有初中學歷的他,會同專家一起編撰了《九曲紅梅》一書,把九曲紅梅的茶葉、茶品、茶席、茶藝、茶器、茶餐、茶樹畫、茶歌舞等,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,第一次完整展現(xiàn)在讀者眼前。他將茶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,帶動當地茶文化旅游經濟的發(fā)展。
學習智能應用技術。近年來,智能技術的興起,讓年近70歲的馮贊玉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。他向孫子孫女兒請教,學會手機拍照、打字、編輯,嘗試用電腦寫作。從2017年到現(xiàn)在,他寫了《劉副總理同我談茶事》《九曲紅梅茶事回憶》 等文章?!恫钀偸澜纭饭娞栠€專門為馮贊玉寫了《茶人馮贊玉:易白頭,只為一點紅》。
響應政策助力“雙減”。2021年夏國家頒布“雙減”政策,他利用自家茶葉基地,結合自身茶藝特長,周末帶領當地學生采茶、制茶、學茶藝,開發(fā)周邊“田園+景區(qū)+茶文化親子游”項目。暑假還接待了來自全國的非遺傳承小學生夏令營,撰寫了《不忘初心,爭做少年兒童的知心朋友》等文章。2020年12月,馮贊玉被評為“首屆西湖最美茶人”!
周末教小朋友學習制茶
善鉆研的“茶博士”
一個人推動一個品牌。九曲紅梅原是杭州西湖區(qū)一個鄉(xiāng)村不知名的紅茶品種,馮贊玉不斷學習紅茶發(fā)酵知識,不斷請教當地有經驗的茶農,自費去福建等地學習紅茶技藝,回來改進制茶工藝。通過不懈努力鉆研,努力打造九曲紅梅精品紅茶高端品牌,提高九曲紅梅茶葉產量和品質。他親手炒制的九曲紅梅相繼榮獲2002、2004、2008及2011年四個國家級紅茶金獎。2009年,“九曲紅梅茶制作技藝”申報浙江省“非遺”項目獲得成功。2016年,九曲紅梅茶被選定G20杭州峰會用茶,作為國家禮品茶招待中外貴賓。馮贊玉被推選為杭州市人大代表,杭州市政協(xié)委員、西湖區(qū)人大代表、常委。
接待外國友人
一個產業(yè)帶領一方百姓致富。當地茶農加工工藝不行,導致紅茶質量不好。馮贊玉帶領湖埠7個村數百戶茶農,每家每戶打灶制茶,手把手送教上門。他發(fā)現(xiàn)個別茶農茶葉的質量不符合要求,就有針對性的一對一輔導。每到茶季他分身乏術,就動員妻子、女兒、女婿全家齊上陣,免費幫助茶農掌握關鍵炒茶技術。“人大代表為人民”,他不但自費從福建引進了紅茶炒制的機器和設備“烘干機”“揉捻機”等,更自創(chuàng)了“發(fā)酵機”“噴霧設備”等炒茶神器,免費提供給當地村民使用,為當地茶農免費提供設備和技術保障。為整體提高當地茶農制茶水平,從2014年開始,免費為村民開設 “炒茶骨干技術培訓班”。在“西湖區(qū)炒茶王大賽”當中,他指導的茶農多人分別獲得一、二、三等獎,這些炒茶骨干帶動當地茶葉質量的提升。
九曲紅梅茶共惠及本地茶農5萬多人,每年為茶農創(chuàng)造了3000余萬的收入,周邊茶農就靠著九曲紅梅走上了“紅茶共富”鄉(xiāng)村振興之路。2018年11月,馮贊玉被授予“九曲紅梅十佳匠心茶人”國家級稱號,成為婦孺皆知的“茶博士”。
精技藝的“馮大師”
點對點培養(yǎng)傳承人。在馮贊玉的指導培養(yǎng)下,第二代傳承人樓龍肖,從省級到國家級的研修班不斷進修,成立了“樓龍肖制茶大師工作室”,2020年被評為西湖區(qū)“九曲紅梅紅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”。第三代傳承人馮晨影、馮晨宇也在同齡人中嶄露頭角,分別獲得了2020年 “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炒茶工”和 2022年 “全國手工制茶賽金獎小茶匠”的榮譽稱號。2021年,在中國龍井茶茶藝炒制比賽現(xiàn)場,出現(xiàn)了馮贊玉三代茶藝傳承人同臺表演的盛況。
榮譽墻前的馮贊玉
點對面培養(yǎng)傳承人。2013年,馮贊玉被杭州市西湖區(qū)社區(qū)學院、西湖職高聘請為“學校技能名師工作室”專家老師,面向社區(qū)居民和職高學生傳授茶文化及制茶技藝。和藹可親馮贊玉既有精湛的制茶技藝,又教書育人、為人師表,在教學活動中既是社區(qū)居民休閑學習茶文化的帶頭人,又是學生職業(yè)生涯發(fā)展規(guī)劃的引路人,深受當地居民和廣大學生的好評,大家親切稱他為“馮大師”。
近三年來,他為周邊社區(qū)培訓茶農32期1123人次;為西湖職高旅游專業(yè)茶文化班培養(yǎng)學生287人,其中7人參賽獲省市區(qū)獎。
勤服務的“田保姆”
“有問題,找田保姆”。這是當地農民的口頭禪。“田保姆”的稱號源于2003年國慶放假期間,突遇北方寒潮天氣,即將豐收的水稻大量倒伏在田里,眼看著將顆粒無收。馮贊玉深入田間,經過仔細觀察,查閱無數資料,憑著豐富的農事經驗,他大膽得出一個結論:“這不是病蟲害,而是水稻受了北方寒潮的侵襲,是一種生理性的凍害。”他給出的解決方案非常簡單:“只要往農田里灌溉水保溫,即可保住受凍害的水稻。”這一簡單可行的挽救凍傷水稻的方案,迅速推廣到浙江省乃至整個華東地區(qū)。“秋季水稻保溫灌溉法”,既解決水稻倒伏危機,保證畝產豐收,也為后來農業(yè)技術人員樹立科學環(huán)保的指導典范。這一方案簡單有效,既免除了農民打農藥的勞動和費用,也減少了周圍環(huán)境和地下水的污染。馮贊玉被評為“浙江省優(yōu)秀農技員”“杭州市勞動模范”,成為了家喻戶曉的“田保姆”。
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”。馮贊玉心系九曲紅梅癡情不改,情牽村民發(fā)展茶葉旅游經濟無怨無悔。他不斷學習,不斷創(chuàng)新,以一個鄉(xiāng)村“白頭翁”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用真心、真情、勤學、實干描繪著美麗雙浦蓬勃發(fā)展的未來鄉(xiāng)村建設新藍圖,帶領村民踏實而努力地走在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。